第4章(1 / 4)
张父原名张大成,原来在曲浦镇的一家酒楼做掌勺的,张家主母原名是李芳婷,是那家酒楼旁边卖米商人的女儿。
要说他们俩,是这个年代少有的“自由恋爱”,米行的老板一直是一个人带着女儿,看隔壁掌勺的小青年能干对别人性格又好,不禁就起了心思。撮合两人。
然后一切都顺理成章,酒楼的小厨师和米行老板的女儿结了亲。
再然后就是张子安出生上学、做官、把两老接进城里。两位老人这前几十年可以说顺风顺水,没遇过什么难事儿。
安知捧着脸,安静听着张母诉说他当初怎么和老爷子的相知、相识、相爱。张父现在院子里磨石刀,刮石的声音规律的在院子里响着,和着张母幸福慢悠的语调,端的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然而张母突然不开心起来。
“唉,咱们都老了,就盼着子安能娶个妻子,好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儿。”说道到这里张母不禁又长叹了口气。这个儿子啊,就这点不好,远在京城,和同僚住在一起,平时也不回来,咱们两个老骨头,到底不比年轻人,又是坐船又是赶马车,累煞人也,不好去看他。
空气安静了下来,安知也不知道安慰刚认的娘什么,说子安哥再过一段时日,就可娶上公主吗?那是悲剧的开端,安知并不想以此来安慰张母。
“安知啊,你以后可要留心着点,虽然你才七岁,其实,别家的小子也能看看了。”
安知捧在手心里的脸一抖,怎么就说到我了?张母说着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一笑:“我看那柳长青不错,就是顽皮了点,不知道他家是做什么的,下次子安回来也好问问......”
这话就扯得远了,安知直起身子小脸绷得紧紧的:“……娘……你不能这样。”
“你还害羞上啦,对了。”婆婆把手里正缝着小衣的针放到头上蹭了蹭,“长青离开那天给你的发钗,是你自己修好的?”
安知心里咯噔一下:“我,我就是重新拿了chuang帐上的一颗珠子换上的,没原来的好看。”安知小心翼翼的瞅了眼张母:“……娘,你不会怪我吧,我就把珠帘的一颗珠子弄了下来,珠帘没坏。”
眼角的笑纹爬上张母的脸:“我怪你什么,咱家安知啊,最能干了!”
阳光仿佛更温暖了,安知就在旁边时不时是帮张母穿个线,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日子过得很慢,却也很轻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