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英国的“大恐慌” (上)(4 / 5)
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
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已通过一系列紧急扩军,使正规军和民兵改编的志愿兵达到6.5万人,海军拥有10艘军舰,150艘快艇和318艘私掠船。
4月下旬的复活节期间,美国正式宣布与英国结束停战状况……
如果说美国对英宣战并不出乎威斯敏斯特宫意料之外的话,那么朴次茅斯与泰晤士河口诺尔的两地军港水兵暴动,则严重动摇了英国人坚守本土的信心。
自从英国内阁决心拿出8千万英镑,正式介入欧洲战争之后,英国国内物价不断上涨,生活也日趋拮据。那是赋税的增加,尤其对贫穷者的打击特别大。
为了应对地中海舰队的损失,海军军官将所能找到的水手全部强征入伍,并以战时编制编入海军,使住在海港一带的被强征的水兵的家庭更加困难。他们的妻子儿女的生活大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不能不影响水兵的情绪。此外,在海军舰队的水兵中,由于待遇低,军官态度粗暴,水兵不能忍受而常发生骚动。
4月上旬的一个早晨,锚泊在朴次茅斯港的16艘战列舰上,水兵们被压抑的忿恨情绪终于爆发了,水兵们赶走了65名最为众人深恶痛绝的军官,他们爬上军舰的前桅侧支索上,发出雷鸣般的三声欢呼,郑重宣布起义行动的开始,并拒绝执行海军部出海巡逻英吉利海峡的各项命令。
不久,起义者代表还要求海军部提高士兵的待遇,补发欠饷,并制止下级军官滥用权力、任意惩处水兵的行为。此外,他们还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包括要求实施议会改革,给予英国人民以自由、保障人民政治权利等要求。
几乎是在同时,停泊在泰晤士河口诺尔的十几艘军舰上也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而且性质更为糟糕,就连停泊在雅茅斯的一支分遣队也参加了进来。参与起义的军舰共达40艘左右,各条军舰上都升起了红旗。起义领导者理查巴克尔不仅提出增加工资等项要求,而且还以封锁泰晤士河相要挟,威逼英国政-府。
从上述起义水兵所发表的言论来看,他们显然受托马斯-潘恩的思想和法国革-命所倡导的原则的影响。不久,伦敦政-府稍作让步,以提高经济待遇、只要停止起义就对他们不予追究等手段,将两次水兵起义平息。至于起义领导者理查巴克尔与其他主要参加者,有的被处决,更多的被流放到澳大利亚。
事实上,法国军情六处也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