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纳尔逊的海军梦(中)(3 / 4)
革之处是在甲板下面安装了一排排威武的大炮。一艘60多米长的军舰,巨大的舰体上下三层安装了多达一百多门大炮,每发炮弹相当于一个人头大。单舷火炮齐射,一次可射出半吨炮弹。除普通炮弹外,军舰的火炮还可以发射各种各样的武器:一粒粒滑膛枪子弹大小的葡萄弹,一串串飞啸的链弹、火箭、炙热弹,以及暴雨般呼啸而来的铁钉子,废弃的锐利铁片。
“战列舰”,正如它的名称所表示的那样,有其独特的作战方式。它们的炮火十分强大,在大型海战中列成纵队进行炮战。根据英国海军的主流作战观点,他们的基本作战方式是将战列舰编为战斗队形,大约十二艘战舰,首尾相接,排成一路纵队,在敌方近处通过,当各舰驶过敌舰时,舰上的大炮一齐向敌开火,集中火力彻底摧毁敌目标。在英国皇家海军军舰的六个等级中,只有第一、二、三级军舰能够称得上战列舰,它们一般装有64到120门炮。
在17世纪中期,英国海军部为了应对“一场大海战的过程中必然造成一场大混乱”的糟糕状况,继而颁布了一套战斗条令。其目的就是为了整顿这种混乱局面,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舰队战斗效率。该条令规定了一路纵队的线式战术,强调:“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其分队长保持一线队列前进……”
各舰前后保持一链(200码,大约182米)的间距,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指挥官的指挥。任何情况下舰长不得擅自脱离队形自行战斗。如果擅自离开线形阵列,事后可能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这些必须严格遵守的战术规定使得英国皇家海军在十八世纪同西班牙、法国的一系列战斗中取得了辉煌无比的胜利。
总体来说,“线式战术”是风帆时代海军乃(也是蒸汽时代)海军炮战的基本战术。风帆时代的舰队的行动完全依靠风力,机动能力有限,在交战双方实力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集中兵力都十分困难,海战变成平行航向的两支舰队之间冗长的交火,往往不能出现决定性的战果。
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强悍已久的英国海军遭遇了两百年来的最大一次挫折。那是法国海军在国王路易十六的支持下,抛弃了陈旧而落后的绅士式打发,采取了一种“来了就打,打了就跑”的机动游击作战,让英国舰队那强大而缓慢的保守“线式战术”失去了决战意义。
尽管英国人在大西洋海域的一系列海战上从未真正吃过亏,但空有强大舰队既不能围歼法国、美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主力,同时也在三国海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