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道加瓦河上的和平(上)(3 / 4)
帕宁男爵,波罗的海舰队指挥官里巴斯海军少将,前禁卫军少校普拉通朱波夫等人死于政变当日,而他们的家族也在送往西伯利亚途中遭遇秘密处决。
最后有位西方外交官做了不完整统计,预计有1万5千到2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11月政变”中。而退后一年多,曾被欧洲各国君主视为惨绝人寰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九月大屠杀”,在整整一个多月内,也不过被处死1100人左右。
在“11月大屠杀”前夕,一度对军事政变态度暧昧的皇储亚历山大在获悉里巴斯与朱波夫等人刺杀保罗一世彻底失败之后,决定反戈一击。
在两位弟弟以及母亲的支持下,亚历山大成功鼓动了依然处于中立立场的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同伊斯马依诺夫斯基近卫团,继而“亲自率领”这些近卫军官兵向毫无防备的“反对沙皇陛下的叛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屠杀了所有曾来冬宫里竭力游说皇储亚历山大登基的俄国贵族和军官,以及他们的家族势力。
事后,保罗一世对于皇储果断之举大肆赞赏,当即擢升亚历山大为骑兵上校,掌管了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对此,作为特别军事检察官的彼得洛夫上校反倒是气得吐血,原本他已经掌握了皇储暗地参与11月政变的确凿证据,想着一举扳倒亚历山大王储。但如今,所有人证已经倒在血泊中,而物证也统统化为灰烬。
当然,保罗一世也没薄情寡义的忘记功勋卓著的彼得洛夫。在后者主动辞去特别军事检察官的职务之后,彼得洛夫上校被枢密院晋升为骑兵准将,接替已经高升调往道加瓦河前线的扬科维奇将军,继而担当了近卫骑兵旅的指挥官。
在得知圣彼得堡“11月政变”详情后,安德鲁同样也颇感可惜,就差一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干掉那个对英国人抱有好感的皇储亚历山大。
不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事实上,在那场圣彼得堡政变中,安德鲁这一方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实际好处。那是一直在谈判中保持强硬立场的俄国使团首席代表卡霍夫斯基将军与俄国驻波兰大使库图佐夫都收到了来自圣彼得堡的一份密函。
内阁枢密院秉承沙皇指令,要求派驻波兰华沙的和平谈判团务必尽早结束这场法俄(瑞俄、波俄)战争,继而安抚国内的反战争情绪。为此,沙皇保罗一世同意在双方分歧最大的领土方面,授权卡霍夫斯基将军的使团作出一系列让步。
11月初,安德鲁以波兰王储身份带领近卫师团,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