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政变与屠杀(续1)(2 / 4)
到来之前安全的回归俄国境内。至少来自军事贵族派的政治压力会小很多。而且双方一旦合约达成,安德鲁统帅还希望与俄国达成反英同盟。”
此时,保罗一世已品味到丹麦伯爵最后两句话中的含义。在第一次会晤时,鲁缅采夫元帅写给沙皇的书信已通过丹麦伯爵交给了保罗一世。尽管那个老滑头口口声声发誓要永远效忠沙皇陛下,为帝国尽忠,但字里行间透露的真实情况却是4万多俄军已经无力再战,只能从全军覆没与主动投降中进行唯一选择。
至于那项反英同盟,的的确确打动了保罗一世的心。尽管他依然不太相信法国佬的保证,但他也非常清楚在安德鲁一意孤行的灭亡普鲁士之后,兰斯法国与英国事实上已经走到了战争边缘,随时可能大打出手,而那时……
面前的丹麦密使与鲁缅采夫元帅的书信都在劝说保罗一世,如果忍辱负重的沙皇能促使被俘的贵族军官活着回来,至少军事贵族派会一如既往的站在保罗一世身边。至于那些灰色牲口如同广袤平原庄稼地里的韭菜,永远都割不完。
何去何从?现在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否则,即便保罗一世成功镇压了国内的阴谋党和反对派,然而处于持续动乱中的俄罗斯帝国势必或将亡于法国人、波兰人与瑞典人的联合。基于此,保罗一世首先决定向外妥协。那是种种迹象都表明,法波瑞联军的最高统帅,事实上的独-裁专-制君主,安德鲁不打算干掉自己,或是灭亡俄国。
等到送走了丹麦伯爵,保罗一世随即将枢密院内阁的八位成员召集到皇宫的书房里。数小时之后,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的马车趁着夜幕驶入了丹麦大使馆。
在外国使馆里,那位俄国总检察长正式告知克雷默伯爵,沙皇保罗一世与枢密院内阁将授权卡霍夫斯基将军作为俄方的首席代表,即日率领一支使团赶赴华沙,与安德鲁统帅举行双边与多边的和平谈判,继而早日结束这场“不幸战争”。
一周之后,在收到保罗一世的亲笔信时,被围困于克卢瑟与埃乌克一带的鲁缅采夫元帅最终下令4万多俄军官兵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继而走进了法波联军为他们设置多时的战俘营。在那里,还有数周前陆续被俘的另外4万俄国士兵。
与此同时,法军和他们的盟军也陆续停止了冬季攻势,就地组织防御。
在芬兰战场,瑞典军队早在入冬之前止步于卡累利阿地峡的北段,并就地构筑了一道道坚强的防线,还将注意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