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政变与屠杀(上)(3 / 4)
但绝大部分人不敢付诸行动。那时自彼得大帝以来,圣彼得堡的宫廷内外早已养成逆来顺受的习惯,无论廷臣百姓,大家情愿让鞭子赶着走,也不愿意作主动的自我选择。
唯有的例外,来自圣彼得堡的俄国卫戍部队。纵观这半个世纪历史不得不说,驻防俄国首都的禁卫军都是有着“光荣政变传统”的俄国-军队。
1741年12月,当法国大使拿出金路易鼓动彼得大帝的小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篡位夺权时,普列阿布拉仁斯基军团便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了伊凡六世;
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同样率领禁卫军发动了政变,推翻丈夫彼得三世,将沙皇的皇冠直接戴在自己的头顶;
31年之后的1793年10月,由于鲁缅采夫元帅指挥的俄涅曼河方面军的彻底失败,使得圣彼得堡再度有了实施军事政变的征兆,
圣彼得堡的第一场雪通常会在10月上旬,而等到下旬时,这座城市好几天都纷纷扬扬地飘落着大片大片的雪花。
很快,圣彼得堡变成一个冰封雪冻的世界。
宽大的书房里,背靠长沙发的彼特帕伦伯爵示意那个偷懒的仆役多扔几个柴火到壁炉,好将房间里变得更暖和一些。那是但凡一到下雪天,这位年近七旬的干瘪老头浑身都感觉不自在,以及刺骨的寒冷。
这位帕伦伯爵经历过两次宫廷政变,而且都是下雪天。伊丽莎白一世发动政变时,他是皇家禁卫军的号手,他站在冰冻的涅瓦河上吹响了胜利的号角;等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实施宫廷政变时,彼特帕伦出手阻拦了一支效忠彼得三世的俄国-军队的营救行动。
由于这位俄国贵族一贯行事低调,加之他既没有过人的才华,又没有让小国母叶卡捷琳娜二世临幸他本人的相貌和体魄。所以,彼特帕伦伯爵的仕途一直不温不火,而他参与过31年推翻彼得三世军事政变一事,也很少有人知晓。
等到保罗一世成为新沙皇之后,那些曾参与过1762年政变的军人们,活着的大都被流放到荒芜的西伯利亚(阿列克谢奥尔洛夫伯爵);死了的还被挖出来鞭尸(塔夫里亚公爵波将金),唯独彼特帕伦伯爵不仅活得好好的,还被保罗一世委以重任,担当了首都圣彼得堡军区的司令官。
帕伦伯爵原本以为自己将有惊无险的渡过余下的岁月,然而在两小时前,一个熟人的拜访,却让这位首都卫戍司令如同堕入了冰窖,无法自拔。
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