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奥日什-卢瑟攻防战(3)(3 / 4)
枕戈待旦,严阵以待,那是俄国人临死前的反扑太过于疯狂,使得恼羞成怒的法军指挥官不得不派出工兵连队,使用炸弹(地雷)炸毁墙壁,甚至是放火烧房的方式,迫使敌人自行暴露出来。
等到了战斗的最后阶段,第四军官兵已经被授权杀死一切不愿意双膝跪倒在地的俄国士兵,哪怕他们一个个赤手空拳站立面前,也会被法军无情射杀。事实上,农奴出身的俄国士兵听不懂法语,除非是有俄军官带队。
当然,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永远是平民。
尽管一周前,驻防奥日什镇的一个步兵旅在故意放弃该镇时,曾提前让随军波兰籍向导动员镇上及其周边村庄的上万名波兰居民向西迁徙到后方,以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但依然有半数的原住民拒绝了放弃他们的可爱家园。
在经过一整夜的战斗之后,此时此刻,展现在勒费弗尔将军面前的奥日什镇尽是一片萧瑟凄凉,遍地尸骨,满目废墟。为了减轻小镇居民遭受的灾难,勒费弗尔将军已经下令将从俄军那里缴获金币的半数都分发给了该镇的不幸居民。
在战斗结束之后,最忙碌的或许就是军乐队。这些军中音乐家们一大清早就在小镇广场上演奏各种胜利乐曲。军乐在缅怀不幸阵亡战友的同时,更多在于鼓舞远离家乡上千公里的法国官兵,让他们从激昂雄壮的军乐中感受到作为战争胜利者的无上荣耀与使命感。
在一切乐曲中,身为军人的勒费弗尔同样喜爱军乐,也就是那首配有咚咚鼓声,节奏分明的军乐曲,这是最能反映其戎马生涯中最美好日子的主题歌。等到这位指挥官检阅那个成功阻击万余俄军反攻长达半小时的英勇步兵团时,士兵们高昂着头颅,合着军乐队演奏的节拍,兴奋的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战歌。
在步兵旅领头的是一名至少年过五旬的老兵,据说他曾参加过七年战争与波兰王位继承人战争。于是在老兵的指挥下,大家演唱了一首第四军官兵人人皆知的歌曲:“
子弹要穿透敌人的胸膛,
咚咚咚,咚咚,瞄准,射击。
子弹要穿透敌人的胸膛,
我们乐得心花怒放!”
……
在沿途官兵的歌声、欢呼声与波兰居民的祝福声中,这位和蔼可亲的法军指挥官穿过沾染了鲜血的瓦砾,登上通往城堡的坡道,进入了这座惨遭战火摧毁的美丽城堡。由于夜间的鏖战,奥日什镇的城堡一直处于硝烟弥漫中。从城堡高耸的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