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来自马拉的友谊 下(2 / 5)
!”
安德鲁点点头,马拉或许为人疯癫、或许言语狂妄、或许对敌残忍,但他的一言一行,极少偏离过自己的誓言。
此外,“人民之友”还有一个极好的品质,在他死之前从未曾对自己的战友下黑手。
哪怕知道乔治-丹东收过奥尔良公爵巨额政治献金,暗地里竭力推动公爵成为摄政王,还为了一桩与吉伦特派的政治交易,将马拉交给革-命法庭审判;
哪怕知道卡米尔-德穆兰私下讥讽相貌丑陋自己如同地狱恶魔一般残暴可怕,不像救死扶伤的仁心医生,更像是杀人盈野的地狱屠夫;
哪怕知道埃贝尔有一贯手脚不干净的坏毛病,时常贪污科德利埃俱乐部的公共钱财来贴补家用,事后总是马拉自掏腰包来弥补窟窿…
对于这样的朋友和战友,马拉有怨言但无怨恨,更不会公报私仇。
基于上述的认知,才是安德鲁乐意结交马拉的真实缘由。面对面的敌人并不可怕,背后打黑枪才是最致命的。
“如果您有需要帮忙,我很乐意效劳!”安德鲁爽快的回应说。
马拉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片,递给对面的安德鲁,说道:“这是你今天交给包税商人之女信件的复本。”
纸片上描述的文字的内容在安德鲁眼中一闪而过。
“杀人嫌疑犯格拉古-巴贝夫已于昨天上午在夏特莱刑事法院重罪法庭接受初次聆讯,法里亚法官已指定12名声誉良好的积极公民作为陪审团成员。”
(积极公民对应的就是消极公民,所谓积极公民就是12个月直接纳税额达到或超过本地区3天人均收入的成年男子,反之就是消极公民,积极公民拥有选举权,能加入国民自卫军。另外,法国妇女享受选举权是150多年后在二战时期。)
巴贝尔?安德鲁前世应该曾听说过,但与很多名人一样,一时半会回忆不起来,随着马拉的叙述,安德鲁逐渐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格拉古-巴贝夫,出生于皮卡第地区的毕卡迪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岁丧父,便中断学业独立谋生。当过文书、雇员和地契档案管理员等。此外,他还在业余时间自学了法律专业,开办了一家乡间法律事务所。
1789年7月,在听闻巴黎爆发大革-命后,巴贝夫便赶赴巴黎。期间,他结识了人民之友-马拉,为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所鼓舞,很快他又在返回家乡,借助自己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