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道貌岸然实无赖 复社坑死社稷臣(2 / 3)
有惩罚,还有规模化管理,每个地区都有负责人,谁犯了错就要连负责人一起罚。
而就内部关系说,复社的成员关系,更鱼龙混杂,既有名门子弟,也有寒门子弟,前者基本是领导,后者大多是走狗。
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父子师生等各种情况。
当然这师徒关系,是其中最注水的。最早收的还是实打实的师徒,后来陆续收进的,基本都有个师徒的名分。
以同时期文学家归庄的说法,后来复社新收的徒弟,求的就是一个师徒名分,以拿出去撑门面炫耀。
至于说到学问,基本是狗屁不通,一问三不知了。
发展到后来,《复社纪略》里自己都说,阿猫阿狗,只要能给够赞助,装够孙子,就能顺利加入。
有了复社的招牌,就能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抢男霸女,干什么官府都不敢过问。
复社的核心成员,则借着复社壮大了的势力和遍布每一个角落的关系网大搞腐败。
每到科举的时候,却暗地里暗箱操作谋私利。“嗜名躁进,逐臭慕膻之徒,亦多蹿于其中矣。”
张溥这些家伙,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正是这个!
他们苦心经营,一步步在朝堂上渗透亲信,在党争中不断的蹚浑水,逐步掌握了大明朝廷的发言权。
崇祯登基,在经过了早期一次次失败的瞎折腾后,终于选定了能干的温体仁作为首辅。
而这位温体仁大人,被后世史书,普遍划为奸臣。因为他不仅勤奋,而且清廉,最要命的,是这人足智多谋,坏主意多的不亚于张溥,甚至为达目的,比他更加不择手段。
他容不得东林党人祸乱国家,坑惨了政敌钱谦益,捎带手还把周延儒这蠢货也打发回家了。
这就彻底得罪了东林党和复社。您想,在东林党和复社掌握着发言权的情势之下,他能落好名声吗?
强大的复社让温体仁蜇这下子,岂肯善罢甘休?那是上窜下跳啊。复社首领张溥愤而辞职回家,其实也是要耍计谋,以退为进。
接着就是大规模的虎丘大会召开,数千会员云集,义正词严声讨温体仁,场面绝不亚于伟人发动的那场大革命!
然后各路有复社背景的官员,特别是在言路里占有分量的言官们,立刻抖擞精神,放大镜似的找错,鸡蛋里挑骨头渣,非把温体仁参倒不可!
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