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鲱(2 / 4)
檐,行走时还仿佛在观察近距离地面一样随时低着头,即使有人从他正面檫肩而过估计也很难看清面孔,就更不用说从空中飞过的无人机了。
唯一可用的信息是,凶手是男,标准身形,中等身高。
“凶手这打扮明显是要让人认不出他,即使有了这个影像,需要搜索的范围也实在太大了。”凌月看着照片道。
“不错,”宇文极微笑道,“若非他犯的三个致命错误的话。”
“什么致命错误?”
宇文极微笑了一下,答道:
“试图打扮得让人认不出来的目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要去干不能让人看到的事情。
虽然彻底遮住了面部,但他却几乎是在自己的头上写着“我很可疑”这四个大字,看他的动作,基本是这四个字下面再加了小副标题:‘而且我很可能刚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情’……
毫无特征,在侦探眼里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最刺眼的特征——这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从地点,如此荒山野岭,到时间,如此不早不晚刚好出现在这个犯案的时间窗口内,走在一个尸首分离的被害者不远处的山路上……我几乎可以断定,照片中的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我们要找的凶手了。 ”
“但依然,我们只有‘男,标准身形,中等身高’这三点啊,就凭这三点,你有办法找到他?”
“不错,你且听我说我们的犯人犯了的第二个错误。
无人机的摄影上,凶手虽然黑衣、黑帽加墨镜,全身覆盖,却没有遮住耳朵。而耳朵的造型人人独特,随着射线图像转换算法改进所带来的对形状识别的突破,耳形已经成了刑侦破案中和指纹有着类似地位的,能够区别单独个体的又一个身份特征。
大部分犯案者都不知道这点,而实际上在很多国家,不仅没有建立耳形的数据库,在法院耳形也还不能像指纹一样作为证据。
但很好运的是,在这点我们却走在了世界前沿。通过对照片分析,确定其耳朵形状的各个细节特征后,只要连上国家罪案数据库,只要有记录,就能迅速查出结果。即使没有,我们至少也得到了一个对嫌疑人非常特殊且独特的标识。”
果然,在国家数据库搜索一阵后,一个名为‘吴龙’的男子形象很快浮现了出来。
“什么?!谁?”凌月的声音充满惊讶。
“吴龙,男,35岁,南林市人。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