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农民陈大叔(1 / 2)
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刘文秀和往常一样,小跑步到广场,今天她来的不算早,音乐正在有节奏的响着,舞伴们都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刘文秀站在场边,审视着一对对的舞伴们跳着快三步。她忽然发现清扫广场的陈大叔,坐在广场边的石墩子上,看着大家跳舞,刘文秀灵机一动,觉得陈大叔也是个动员对象啊!他可能也需要钱,要不那么大的年龄,还干清洁工这辛苦活,想到这里,刘文秀就满脸推笑地快步走到陈大叔面前:“陈大叔,你辛苦啦,你每天为大家清扫广场,多辛苦啊,谢谢你啦。”
为了多挣几个钱,陈大叔还在广场角上开了一个小卖店,就是用厚塑料布搭起的、只有4平米大小,出售点饮料、小吃等。
刘文秀对陈大叔表示出极大的关怀:“你今早还没有出摊?”
“没那,吃过早饭,马上就出。”陈大叔六十多岁了,是个很憨厚的老实农民,年龄大了,通过一个亲戚关系,才得到了这份扫广场的工作。他每天天不亮前,就清扫完广场,吃完早上饭出摊,除卖些饮料、纸烟、小吃外,前面还摆放着一个烧香肠的电磁炉子。
“陈大叔,打扫广场卫生,城管局一月能给你多少钱?”刘文秀有意的关心的问着。
“400块钱,”陈大叔如实回答着。
“那你摆摊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刘文秀细心的问着。
“那没准头,有时多点,有时少点,300元左右。”
“挺辛苦的啊!没白没黑的干着,也赚不了几个钱,还得把老伴搭进去给你守摊。”刘文秀亲切的关怀着陈大叔,陈大叔就对这个不小看自已是老农民,还很关心自已的刘文秀很有好感。
“可不是,我们老了,地里活也干不动了,叫孩子们干着,我们老俩口挣多少算多少,能顾住嘴,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就满足了。辛苦点没啥,一个月能赚个七、八百块钱,除了吃住,也剩不下几个钱,我这样也挺心满意足的。”陈大叔很欣慰的回答着刘文秀。
“陈大叔,你真辛苦。我给你找个能赚大钱的门路,同时也不耽搁你现在的这份工作。捎带的赚大钱怎么样?”刘文秀为了打到她的目的,给陈大叔出着点子。
“啥门路,我可没有文化,难干的,我可干不了。”陈大叔说着。
“这事用不着什么文化不文化,只要你会点钱就行了。”文秀又转过脸,指着广场的农业银行说:“陈大叔,你看农业银行离你这么近,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