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1 / 5)
嘉元十八年正月刚过,洛北王因身患奇病被崇仁皇帝送至景阳丽水宫静养,远离皇宫与皇城的喧嚣,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人正在落隐寺为他刚塞完第三个锦袋,我看着寺中一片祥和之景,想着他果然经过锦袋的提醒发现了令螺散的存在,躲开皇城便是躲开劫度,可是我这依旧往同一个地方塞锦袋,他如何再继续拿到?
不过如今,我已和他是陌生人,或许说在这个时间里我就是与他是陌生人,我只是在梦里曾与他相识一场,受他自己所托帮助他而已。
然而公良煜一离上京,就开始有了风起云涌的苗头。
由于匈奴拉突尔汗野心渐盛,郑与匈奴交界的边城局势动荡,边城的匈奴人突然增多,皇上担心会突逢变故,所以特派岭南王前往巡视,明面上说是巡视,但是却带去了十万大军压城。
洛北与岭南的相继离开,朝中的各种势力就变得汹涌起来吗,两个最得势的王子离皇城,机遇难得。
由于崇仁帝上位至今一直没有立储君,朝内外都猜测崇仁帝是属意洛北王的,毕竟他是王皇后的嫡子,王皇后又是崇仁帝挚爱,前几年每每提起储君之事皇上表现出来的神色总是不满,大家纷纷觉得这是皇上在等洛北王长大,可洛北如今已满十七却向皇上告了重病要远离皇城修养,次之的岭南王也随军去了边城,皇上身边最得宠的两个儿子离开了,此时便是其他儿子展现自己的最佳良机,趁此时机就有大臣建议皇上建立皇家学堂,让各位皇子到一起读书可方便皇帝检查各位皇子的学识与政见,也就是把大家放在一起,自然能看出个高低优劣来的意味。
有人推销皇子,自然有人要推销自家儿女。有大臣建议说都是皇子的学堂没有伴读难免会略显薄弱单调,不如将各重臣家的子女也送进去,一可以陪伴皇子们读书交流,二也可以为郑培养新的人才。
然后朝内权位重的大臣家十岁到十七的之间的子女都被推崇了进去,而我和兰翎、二姐均在此列。
其实这个皇家学堂的成立颇为冠冕堂皇,十几岁的少年少女们早就在自家的老师的教导下有了一定的学识,去皇家再念一次不过是摆摆样子,然后在一群人里求拔尖而已。
在这一大批的学子中,早有几个人已成名在外。
如尚书令梅家二儿子梅木白,八岁能文十岁能赛诗,十二岁那年在外使礼会上以一首《雨非林》成名于世。
又或者如执金吾季大人家的三公子季清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