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何多人戴白花(1 / 6)
又是一年秋。
北京香山,碧云寺。
碧云寺是西山一大名景丛林,香火也最盛。
碧云寺位于山势倾侧的香炉峰东麓,背西面东,规模崇闳,依山顺势,向上排开,重重殿宇,层层高起,直达山巅。山门外松柏参天,绿荫夹道,有一座飞架东西峭壁的白石桥,横跨一条五丈多深的壑沟,沟内流泉奔泻,铮铮悦耳。秋来香山,枫红松翠,天高气爽,更是游赏佳期,朝香的香客与游人,日日络绎不绝。
然而这两天,碧云寺来的人都有些特别。
这特别,初看是看不出来的。
石道上三三两两而来的人,有老者,有少年,有男,有女,有僧,有俗,有负剑佩刀的赳赳武夫,也有青衣小帽的游学士子,还有缙绅、商贾、道流、乞丐、医卜星相等,可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与平日无所不同。
但稍留心的人便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朵白花。有的是拈在手中的,也有佩在胸襟上、簪在鬓鬟上的。有的白花是真花,有的是素绢剪的、扎的,甚至还有为白玉雕成的。而且凡来人,脸容都有种肃穆之感,不同平时来朝香、游赏的人,有说有笑的。
寺庙里除了僧人外,多了四十来名白衣人。这些白衣人都戴着白花,担负着知客、采办等事务。
碧云寺为何多戴白花的人?
是哪一家在这儿做“周天大蘸”的忏经道场么?
碧云寺山门口站着一老一少两人负责肃客,却都披麻带着重孝。
那老者是按五服服的“大功”,穿着麻布衣,脸含哀肃之容,虽年过花甲,但站在门口,腰直得象标枪,目光开合之际,精光闪射,凛凛生威。少年身穿最粗生麻布衣,断处外露,并不象老者缉边的,乃是孝服中最重的“斩绩”!少年脸色苍白,但剑眉英挺,端然有股英侠之气,令人生敬。
老者是“振威镖局”的二总把、铜锅斗罗若拙,那根二尺七寸长的铁杆铜烟斗,就插在他背后腰带上。
少年正是十四岁的孤独展鹏。
原来不败剑尊独孤世尊与金铃摄魂女独孤夫妇双双遇害,独孤剑庄毁灭之后,给独孤家被害人送殡入殓的,仅镖局和附近一些知情的武林人物,事后才通告武林各大门派的。
各大门派与江湖中人,素敬不败剑尊的侠名武功,闻此噩耗,各自震惊,分别派人赉贴前来悼吊,并约定俟独孤大侠一周年祭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