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故园无梦处(6 / 13)
,他也庭幕说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唐县的普通百姓们对于归清渺统治抗拒并不太大。庭幕惊问原委,后者说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清渺的税低。
劭庆六十五年,在大举用兵的时候,凤楚却下令降税,将劭庆沿用了六十余年的十税一改为十五税一;劭庆六十九年,再改为二十税一;清渺元年,再一次调整,这一次是前无古人的三十税一。同一时期,陈泗的税是十税一,动荡之后,各地诸侯的征税毫无章法,几乎榨干了民众。芦裘占领期间,除了十税一的常税之外,还有人口税、牛羊税等林林总总十余种。唐县距离扶风很近,当地百姓早就听说邻国三十税一的“美好”。扶风军进据之后,随军文官张榜安民,除了重申军纪,维持治安之外,宣布采用清渺税制。百姓们看到这张榜单后欢呼雀跃,完全掩住了归入“女子之国”的不安。
至于风俗方面,清渺的安民告示中也表明:“男婚女嫁,一如往昔。各部官吏均在原职听用。”庭幕叹了口气,心想他们这些人真没白当试验品,对待唐县的态度可比当年收复扶风时大相径庭——清渺不着急了,他们先要的是平稳的人心所向,至于移风易俗,大可在未来的十余年甚至数十年间慢慢变化。景晴曾对庭秋说:“就像你家阿琳,陈泗的女人看到还能有这样的一种人生,一定有很多人会追逐的,而一旦尝试,就回不去了。”不过那个时候,庭秋也有一句话没有说:“清渺的男人也可能因此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同样是回不去的……”一个唐县当然不足以倒过来影响扶风,但是若是景晴“恢复瑶州”的野心真正实现,这种逆影响就不是天方夜谭了。
十月末,西山景晴正式任命那位前珑北长史为唐县知县,这位知县从韩庭幕那里听到那句“自有依靠”,也就不再提请他们入幕的事。临行前,他又到韩家转了一圈,这一次庭秋也前来相见。此人来请教接下来治理唐县的要务,韩家兄弟两个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将他们落户集庆后围绕着陈泗流民所发生的种种奇事,以及集庆官府一次次变化的政令说了一遍。那人说“唐县依然是本土本民,大都督也说了,不改风俗,应该不会发生那么多事。”庭秋摇了摇头:“既然归顺了清渺,今后唐县总不能禁止清渺人去定居吧?唐县的风俗不改,到那里去的清渺人难道会入乡随俗?”
“扶风地广人稀,唐县那里也不是什么繁荣地方,不至于有那么多人去吧……”
庭秋笑笑:“清渺要彻底收纳唐县,就一定会派人去定居。”
庭幕见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