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阶(8 / 13)
母皇气得够呛。后宫的人不敢多提,怕被皇帝听到了给自己招来雷霆之祸。”
“我在太学听到的。其实……还是有不少人为此高兴的,她们说西珉从来是我国的榜样,她们说出来的话总是有分量的。”
太子看看铭霞,见她一脸不以为然,忽然一笑道:“阿霞在扶风数年,和西珉靠的近,你说说想法呢?”
“我觉得……不管该不该让男子继续为官,这都是我们清渺自己去权衡利弊的,西珉有什么资格来指手画脚?阿母说过,在过去数百年间,我们安靖人山河破裂、被蛮夷入侵,这个时候没见到西珉为我们做什么,当下也不需要她们来指点我们什么。”
太子神色微震,击掌道:“说得好。向着西珉亦步亦趋的时候过去了,总有一天,抬头仰视的那个,是西珉。”
永宁城的规划由劭庆冬官司筑规划,江漪等几人也参与其中。这位天才的建筑师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为安靖重新统一的王朝划定了都城气象。她以最经济的改动,将一个原本只能容纳数万人的偏安小国的首府变成了能容纳五十万人以上的辉煌京师。这个规划拿出来的时候笑倒了半朝人——劭庆都城也不过十一万人,当下搬迁到永宁城,就算加上各地新来的官员、甚至把周边百姓迁入京城,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十万人,和五十万人的规划比起来,简直就是大瓶里铺底的那点水。
凤楚却很喜欢这个营建的方案,于是永宁城按照这位司筑的图纸开始营造,扩大城池,重新划定坊里。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五十年后,永宁城人口超过八十万,曾经空旷的京城人满为患。而到了后代的苏台,永宁城经过两次扩建,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煌煌大城。
这个时候,永宁城只有十万百姓,和后代相比,这个空旷的都城最不缺少的就是土地。皇宫外,沿着笔直的御街向南,日暮传蜡烛青烟可达的就是住满王公的鸣凤巷和朱雀巷。到后代,这两个里坊壁垒分明,鸣凤巷(苏台改名凰歌巷)只有正和亲王府;朱雀巷则是其他亲王的王府。这个时候,这两处只要亲王即可居住,却没有和亲王府。和亲王领军驻守在西都邵安。而绵延了清渺、苏台两朝的正亲王辅政、和亲王领军的规矩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鸣凤巷从北向南,第二家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王府,和她的邻居们不同,门口匾额上并不是“某某王”的封号,而是“宗正”二字——昭示着此间主人是管理全体宗室的宗正司之首凤凌兰。当年凤楚也是很费了一点心力才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