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春风渡玉门(16 / 17)
等着人去使用,品州的人就越发稀少,不少昔日的村落集镇已经是数十年无人居住。
西山景晴管理扶风以来致力于增加人口,例如在和芦裘等国谈判时候,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始终是——归还被掠夺的人口。不过即便有人口新增,也是优先填补瑶州、集庆这样更容易生存,也有更多产出的地方。品州永远是被忽略的,这一点从品州官员的品阶上都能看出。一般知州都在五阶正,大州可到四阶下,品州府却只有六阶正。
一踏入南断群山,每日便是永无止境的从河谷到山巅,山路不是太陡,大多地方可以骑马,但是没完没了的上下攀登,足以把行人折磨到抓狂。不过从景晴到随员都是久经军旅的人物,唯独不适应的只有韩庭秋,好在他心性坚韧,体质也不错总算能坚持的下来。
问书也跟着他们,景晴本来让他独自去集庆与燕飞团聚。他却道:“都好几年没见了,再晚上半个月一个月的也没什么。既然赶上了,我还是先尽七娘侍卫之责。”
几天下来韩庭秋感受到,与这些人相处时候的西山景晴比之在集庆时生动许多。她和随员们轻松的说话,毫无顾忌的相互玩笑揶揄,又能几乎在同一时间融出上下分明的气息。问书大约是看出他的心情,对他说:“我们在军中都这样。”顿了顿又道:“我经历过的几个军中都这样。”
问他经历过那些人的“军中”,回答说:“皇帝,还有安国公掌军之时都经历过,自然都是和七娘一起。”说到这里,看看一马当先的景晴,低声道:“七娘骨子里还是属于军旅。”
庭秋问过景晴到品州的原因,她的回答是:“扶风郡内只有品州我很少关注。”
他瞬间明了,然后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你把我带来又是为了什么?”
她嫣然道:“自己想。”
庭秋暗地里翻了个白眼,心说高高在上的都督府的决策,我连个线索的边都摸不到,怎么想。过了许久才试探道:“有我这个陈泗人身份才容易去做的事?”
景晴点了点头。
他明了的同事忍不住叹了口气,心说这趟差事怕是有的罪受。又想到之前景晴说“我会助你在此建功立业”。其实这个“助”怕是谈不上,只能说“会给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至于这个机会能不能抓住,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看他自己的本事,景晴压根不会去考虑。
他当然也不会有抱怨,男儿立业本来就该靠自己付出代价去赢得。另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