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河赋》和《春绝句》的说明(2 / 2)
服这三个步骤,各自在家中举行,当然,没钱的人家不举行也成。清渺初年,“服礼”对男子来说只是代表年龄,说某家儿郎已行服礼,只是说他已经年满十六岁,并不见得真的举办过服礼大典。
6、起居:清渺的起居情况请参照唐及以前,席地坐卧,没有高脚的桌椅床铺;实行分餐制,也就是说在清渺是可以举案齐眉的,但是做不到围桌而食。纸张在清渺已经开始使用,但文成依然是使用竹简为主。《山河赋》的苏台,则是彻底使用高足家具了,也就是晚唐之后的情景。
7、科举:《春绝句》的时代,科举还没产生,正在破土而出的最后时刻^=^举士要么是世袭,要么是官员推举,门阀世族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山河赋》的时代。
8、绣襦:在《春绝句》及其之前的时代,绣襦绝对绝对不是丑闻。但是绣襦并不等于“生死之契”,“生死之契”是绣襦的升华吧(汗)。一个女子可能会有几个绣襦对象出现在不同的时期,但是未必会有契姊妹;而生死之契一旦订立,就是此生唯此一人。定契一般都在神宫,有书面约定(所以叫做契),倘若最终双方反目,要解除契约也需要在神宫进行。绣襦到了清渺中后期才混乱起来,渐渐滑向负面,到了苏台,苏台兰对宗室下了禁令,影响民间,绣襦才变得不光彩起来。另外,不管是绣襦还是更上层次的“生死之契”都不会出现“不与男儿相亲”的事情,对清渺女人来说,这根本就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混在一起才奇怪。而双方的亲族,乃自夫婿子女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也不存在对亲族隐瞒这样的事情。相反,会各自将对方的亲族当作自己的亲族。生死之契中通常以位高者或年长者为尊(姊),另一方为从(妹)。两人的子女都会用“姑姑”来称呼母亲的契姊妹,因此《春绝句》中,景晴对凤翔说要她以同族长姐的礼仪来对待,这里的“姐姐”与景晴自己的年龄无关,只和凤楚与凤翔之间的关系相连。因为凤楚年长于凤翔,作为她的生死之契,即便景晴年少于凤翔,后者也要用对待长姐的礼仪来对待。反之则不成立,因为景晴位卑于凤楚,所以她是从方(妹),她的姊妹称呼凤楚则根据自己和凤楚年的实际年龄来称呼(当然,凤楚的身份,没人会上去称姊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