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6 / 10)
的心里。
“我觉得……皇上做得不对。”姚梦琪咬着嘴唇,低着头小声说。
“从来没有人敢说朕做错了,你是不是不想要你的脑袋了?”拓跋焘问。
“我当然想要我的脑袋,我还不想死呢。”姚梦琪眨着眼睛,“可是如果皇上换位思考,试想你是赫连馨儿,那么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夏国是她的家,还有她的子民,她的妹妹,现在都在你手里。”姚梦琪把烤好的番薯剥好递给拓跋焘。
接过姚梦琪递来的番薯,拓跋焘依旧平静的如海面,不知什么时候会泛起海浪。拓跋焘什么都没说径直走出营帐。
统万城头随处可见北魏旗帜飘舞,亭台楼阁的夏宫城楼上,拓跋焘威严的望着一队队进城队伍。
北魏攻下大夏国已经三天了,经过整顿以及对夏宫的清算,现夏宫朝臣均已臣服于拓跋焘。拓跋焘经过一夜的思量,已下诏书对夏国百姓做出处理。
宣读诏书的太监在城楼上宣读诏书,自此夏国归属于北魏,减轻赋税三年,百姓免除徭役,休养生息,夏国贵族妇女充入后宫,男子终身为奴。
夏国百姓常年遭受压迫,连年征税,百姓一直对赫连氏的统治不满。现在夏国归北魏统治加之拓跋焘颁布的政策,百姓对拓跋焘十分感激,北魏的大将也纷纷对皇上的诏令很是惊讶,皇上竟然对夏国百姓如此优待,夏国城内百业一切照旧。
只是一些没有被捕的贵族,及一些外戚暂时忍气吞声。
这些天拓跋焘命令士兵为赫连馨儿修建陵墓,同时命崔泽为赫连馨儿安排丧事,宣读完诏书后拓跋焘立即下令夏国所有文武百官皆着孝衣,为赫连馨儿出殡。
夏宫宫人三十二人将棺木抬出琼华门,走在最前面的是二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上千人的卤薄仪仗队,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
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数十人,分三班轮流抬送。
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是夏国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道路两旁的百姓皆上前围观。
虽然崔浩和奚斤将军都认为这么声势浩大只为一个亡国的公主实在不值,但拓跋焘的个性谁也琢磨不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