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9 / 17)
变成了一个使剪刀的发型师。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作,发廊在华行大厦底层,和帕罗药业是同一幢办公楼,所以又有人猜测,他是打算伺机找卢天岚报仇。
更何况,他不仅是一个发型师。二〇〇三年以后,他依然活跃在各大心理学专业论坛上,宣扬他“古典派”的理想,到处发布“反对用药品代替心理治疗”的激烈观点。他依旧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水准不输当前的权威,看得出,他没有停止过研读国外的最新资料。他更添了一项职业,给报纸写专栏,通过这个途径直接向大众散播他的理念。
业内的人渐渐明白,他不再做医生,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的失望。然而这不代表他会放弃自己的努力,正如他当年所说的,“一个人没法让全世界听从你,但是至少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
也许他做了更多人们远远想不到的努力,在暗处。
从二〇〇二年开始,帕罗药业快速膨胀,到二〇〇三年,已经通过代理销售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开始考虑介入研发领域。到了二〇〇五年,帕罗药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市值最高的民营企业之一,并且初步形成了以研发、生产、销售和代理于一体的格局。尤其是同年,帕罗药业挖来了复旦大学青年学者孟雨,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帕罗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首个立项的课题就是一种据说“具有颠覆意义”的抗抑郁药“爱得康”。
帕罗药业宣布这个新闻是在十月,事实上,这个消息九月就在业内传开了。
李嘉文是为“爱得康”而来的,在华行大厦底楼,每天拿着梳子和剪刀,透过落地玻璃幕墙默默地观察和等待。他甚至可以随时从边门绕到安全通道,乘货梯来到任何一个楼层,属于帕罗药业的四楼、五楼、六楼、七楼和十九楼,站在安全门后面,观察和聆听这里发生的一切。
如果他站在十九楼的安全通道里,连着吸烟区,跟卢天岚的办公室一九一三仅一墙之隔,就能听得到里面的说话声。如果需要,他还可以通过后门直接走进她的办公室。安全通道也与总裁办公室一九一一和会议室一九一二相连。他在那里无声无息地站了整整五年,每天两小时或三小时,就在离我三十米之遥的地方。
“每个怀抱理想的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恐怖分子。”王小山说,这是他身为警察的经验之谈。李嘉文必须阻止“爱得康”,这种还没研制成功就到处宣传,夸夸其谈的药品。其一旦投入市场,就会被贪婪的商人和医生卖给数不胜数的病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