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4 / 16)
每家每户接入各自的宽带,有随机的IP地址。有的大楼则接入一根光缆,分到各个楼层,使得整幢大楼里每台电脑的IP地址都显示为同一个。
凶手果然离我们很近。他或许就是这十九个楼层里的上班族之一。我的直觉告诉我,可能更近。凶手犯下的所有案件都或多或少与“爱得康”这种新药有关,第二、第三号被害人是参加“爱得康”实验的病人,第四号则是“爱得康”发明者的母亲。虽然我还不知道他犯罪的动机是什么,但是,十九个楼层的范围也许可以缩小到五个。他很可能就是帕罗药业的职员,我的同事之一。
二
我曾经跟比尔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爱得康”的效果竟然与安慰剂相差无几。难道“爱得康”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根本没有什么伟大的发明,一切只是帕罗药业为了盈利杜撰出来的一个剧本。孟雨则是他们忠实的演员。
我猜想,凶手也许是一个正义人士,不满帕罗药业用根本不存在的新药来坑害病人,牟取暴利,于是设计出了这么一套连续杀人的计划。他故意要让大家知道的,就是这个真相。他也许觉得,这种药一旦进入医院和药店,就会祸害数不清的人,比起这样的后果,杀几个人不算什么。
比尔没有反对我的猜想,也没有完全同意。
他认为,“爱得康”也可能确实是一种特效药,只不过对病人而言,药和安慰剂是一样的。这话太玄了!在我的强烈抗议下,他忽然旁征博引起来。
一九三八年,只含有乳糖的胶囊首次被用于实验,起到了和感冒疫苗相同的疗效。一九五五年,美国科学家亨利总结了十五个安慰剂临床实验,发表了论文《强大的安慰剂》,指出有百分之三十五点二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之后病情改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比例正在以令人不解的速度提高。评估认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它的效用几乎提高了一倍。
就美国的情况来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药的研发成功与上市,给制药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的盈利能力曾经超过石油巨头。但是从二十世纪开始,新药在实验中频频输给安慰剂。医药巨头默克公司曾大肆宣传一种抗抑郁新产品MK—869,一种据说能控制大脑中枢神经的新药。默克公司对这种新药寄予极大期待,因为公司二〇〇二年的销售情况不如竞争公司,很快又将有五种畅销药品的专利到期,于是指望这种新药来救场。
MK-869的初步实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