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有来使(2 / 2)
宋洵深挚的双眸,从桌上拿过汤药,一勺一勺喂着宋洵小心服下。
“阿玖!”宋洵一直受宠若惊,忐忑地喝着嘴边若蜜糖的药,犹似好梦不醒。待见宁惜卿放下碗起身欲走时,宋洵终是忍不住拉住了宁惜卿。
宁惜卿转身,淡淡的看着宋洵。
宋洵一急,往日冷静自持的模样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阿玖,你没伤到吧?”
“我如何能伤得到?面前有丞相挡刀,我怎么还敢伤及分毫?”宁惜卿平静说着。
宋洵却看出宁惜卿隐含的怒气,心虚地低下头。然则他还没想到如何回答宁惜卿,就见宁惜卿负手转身,留了几个令他心灰意冷的字在风中:“此行到此,不日必走。”
宋洵抓紧手中的被褥,嘴里的苦蔓延遍全身,嘴中重复着宁惜卿方才说的话:“此行到此,不日必走。不日必走,阿玖,你想走去何处?”
心意沉沉,各有所思,今夜注定难免,徒留落寞三人在榻上辗转反侧,然儿女情长非三言两语便能说清,此情尚未有归宿,偏难舍,相思重。
启国这厢皇储之争暗斗隐晦,而誉国却有人欲上启国前来联盟。
誉国皇帝莫琰昏庸无道,朝堂上佞臣横行。因莫琰暴虐,喜战,不时便要对周边小国兵刃相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近年誉国名声狼藉,又因常年对外征战,国力日渐衰微,民愤四起,甚至有义士称若不换誉帝,誉国必亡。
莫琰对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视若无睹,日日在芙蓉帐中醉生梦死,忠臣呈上的奏折在宫殿中形若废纸被遗弃在玉阶上,是以誉国早成为外强中干的他国囊中之物,当今的誉国皇帝仍不自知。
太子莫珂心忧百姓,自请前往启国以交盟国,莫琰嘴上虽说太子年轻,可借此机会多得试炼,便允莫珂前去启国。然莫琰一向喜怒无常,心思难辨,他心中真正的想法岂由得他人揣度?
异国路途漫漫,太子妃与太子伉俪情深,太子妃受皇后特允,随太子一同而行。如此,太子莫珂满载着百姓的千恩万谢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这两天在复习中,有点忙
见谅见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