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1 / 6)
程,有时会让你在某个决策中举棋不定,有时则让你直接决断,付诸行动,坚持到底。
不确定状况下的犹豫不决是很正常的,但当犹豫与拖延叠加在一起时,就构成了拖延的一种复杂形式。比如,犹豫不决时那种像是被冻住一样的僵硬感,很可能就是对不确定性产生焦虑的一种征兆。表5-2给出了决策拖延的案例,以及相应的立即行动指南。
虽然没有一个保险的准则,能够在结果出现之前就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犹豫不决及其导致的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抉择。按照49:51原则:如果你稍稍倾向于一个方向,那就坚持到底,除非你看到事情的结果将你指到另一条路上。这个比例该如何确定呢?没有完美的答案,尤其当决策看起来两者皆可时,更是如此。不过你可以尝试着列出每个方向的优缺点,这样思路可能就会开始清晰,而你也能辨别出轻重差别了。
解决问题并坚持到底
如果你意识不到决策拖延的问题,同时又忍受着优柔寡断所带来的恶果,怎么办呢?这时你做不了什么。解决决策拖延的问题,大部分在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当不同种类的拖延并存时,这将变得非常棘手。
决策拖延可能会跟其他形式的拖延密不可分。比如回避责难型拖延,也就是说,推迟抉择是为了逃避责难。假设你是那种容易滑入行为性拖延的人,你可能会选择方向、确立目标、制订战略规划以实现目标,然后呢,你该执行计划了。可当你遇到第一个障碍的时候,你不确定要做什么。按照行为性拖延的典型套路,你就会把后续的工作统统推迟。当不同类型的拖延,因为对不确定性的焦虑而交织在了一起,你通常就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问题:既要把战拖的行动贯彻到底,又要解决掉那些并发状况。
本书能够帮你看清引发拖延问题的外部条件。下文中的问题解决表,就涉及如何面对这种形式的挑战。
(1)问题往往存在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中。在这条鸿沟里,存在着未知的因素。而要解决问题,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评估,找出解决方案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测试。那些共存的拖延过程,会干扰你对解决方案的准备和执行,你需要打败它们。
(2)如何对问题情况加以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表达到位的问句,能帮你指出答案的方向。解决问题的方向,往往就藏身在这些问句之中。比如,要停止你当下的决策拖延,就必须经过哪些步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