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1 / 6)
把承诺和挑战言词视为“拖延调节器”。接着,我们将参考一些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它们能够强化“立即行动”的信号,以便增强行动的有效性。
运用承诺性的语言
美国外交官和科学家本·富兰克林(Ben Franklin)曾建议,当且仅当你愿意做某事时才去承诺,接着付诸行动。承诺是一种保证、一种允诺,是向你自己或他人保证你将在此刻或未来某个时间坚持承担某种责任。你可能会许下相互冲突的承诺,例如存钱买房子,花钱享受生活,并且投资养老。此种承诺意味着其中总有一些是要推迟的。
你也许承诺减肥、提高工作效率或结束拖延习惯。可是,如果没有一项明确计划或目的,这些承诺就像一张没有截止日期的期票。一旦推迟,你就置身于“拖延斜坡”之上了。
如果你选择离开这湿滑的斜坡,那么在你自愿做出承诺之前,问问你自己: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很容易便会跳过此步。)更多更初步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你想实现什么?必须做什么?你需要什么资源?你预计会进行多久?有什么限制?接下来,你就能开始投入你选择的行动中去。
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我会这么做”。你的意图越坚决,你就越有可能坚持到底。然而,你并没有离开这个“拖延斜坡”,直到你抱着目的及决心开始行动。
一些组织承诺生产高质量产品并提供优于平均水平的顾客服务,依靠这些承诺生存的组织很有可能成功地留住顾客并增加其客户群。请把你自己视为你最好的客户。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怎样的服务?
运用积极挑战言词
心理学家詹姆斯·布拉斯科维奇(James Blascovich)发现,如果你拥有能够满足或超过某种情形所需求的资源,你将感到自己受到挑战的激励。在这种挑战状态下,你很可能会为接受挑战并克服障碍而感到兴奋。这种积极的挑战式压力会加速心跳和思维敏捷度。
对威胁的感知也许会起相反作用。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具备完成挑战的素质,你很可能会感到自己在遭受威胁。威胁会降低你的办事效率及思维敏捷度。思维的这种状态还会增加你拖延的可能性。
总结出某任务是否值得自己下决心去坚持完成是一个过程,而对威胁的感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但是,感知常常是信念筛选的结果。源于威胁的压力通常源于非理性的忧虑、怨恨及消极想法,例如“我不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