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4 / 6)
调查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秘鲁、西班牙和委内瑞拉等不同国家的白领和蓝领工作者。他们发现,大约25%的人会被工作中的拖延持续地拖后腿。不过,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其他人相对来说就不受拖延困扰了?鬼才相信!很少有人在工作上从来不拖的。
每个人拖延的原因和方式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在没有成功把握的时候,会推迟做出决定;有些人为了推迟不愉快的任务,能发明出创意横飞的拖延办法来。顽固的拖延方式,已经在千千万万的人那里成为顽疾,尤其是在两类人群中:一类是将自己的自我价值跟外在表现捆绑在一起的人;另一类是由于他们的拖延而引发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的人。
我没听说谁自己故意选择了拖延的习惯—那简直等于舍弃情绪健康,而直接选择抑郁。当你意识到,要么采取正确的行动,要么空怀着最美好的幻想却什么也不做,二者只能择其一时,选择就开始出现了。如果你选择了改变,就要负起你的责任,采取正确的行动。然而,改变也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孤立的事件,第1章有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
改掉拖延的习惯
如果拖延是自发形成的,那是否意味着你被它粘上,就再也甩不掉了?当然不是,你仍然有别的选择,你仍然可以采取办法把它除掉。改变错误思维(认知方法),发展对不舒适的忍耐力(情绪方法),以及循序渐进的方式(行为方法),就可以甩掉拖延,并防止反复。
在《未选择的路》中,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写出了生活中无处可逃的选择。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朋友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当选择了一条路时他将为不能选择另一条路而焦虑。弗罗斯特的诗,叩响了人类好奇天性的心门。最后一段尤其被频频引用:“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看到拖延的自动习惯,可以怎样被选择的观念所调和。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对选择的重要性有深刻的洞见。你知道,詹姆斯一直被反复发作的抑郁所困扰,在尝试了他那个时代的行为疗法之后,仍然没有多少起色,他需要一个新的方案,最终在19世纪法国哲学家查尔斯·雷诺维叶(Charles Renouvier)的自由意志哲学中,他找到了一个方案,也就是“当你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时,你却选择了这条路”的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