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南亚攻略(1 / 4)
指挥中心设在广州的第三战区拥有三个集团军加七个山地师,共九十九万人的兵力,坦克和装甲车总计1100辆,飞机1900架,火炮一万三千门。因为作战对象是处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区的东南亚和南亚,因此第三战区减少了重型装备的持有数量,加强了精锐步兵的数量。比如华国十个山地师中的七个属于第三战区,最精锐并经历过日本战场磨砺的第一山地师、第二山地师、第五山地师、两个台湾山地师都在这里,他们将成为第三战区的先锋。
给第三战区造成阻碍的,不是协约国动员的两百万殖民地军队,而是茂密的热带丛林和极端不便的运输条件。第三战区已经在菲律宾的热带丛林进行了半年多的适应性训练,后方提供针对热带丛林而研制的特效药物、丛林作战装备等都成为第三战区士兵的标准配备。另外在东南亚,卡车等机动工具不一定比军用摩托车和军用自行车好用,所以五万多辆军用摩托车和二十万辆军用自行车装备一线部队。
另外第三战区装备的一万多门火炮中,基本没有15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火炮,这里地形复杂,重型火炮运输不便,而且协约国殖民地军队也没有设置钢筋混凝土式的永备防御工事,不需要装备太多的重武器。轻便的步兵炮、迫击炮和单兵火箭筒是最适合第三战区的火力投射方式。
面向美洲方向的第四战区是最晚筹备成立的一个战区,指挥中心设在日本东京,兵力分散在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夏威夷群岛、关岛等地,人员和武器装备都很不足,这与华国总参的战略顺序有关。
华国与协约国宣战的当天,流亡伦敦的法国临时政府就将驻扎在金兰湾的印度支那舰队调回新加坡,荷兰临时政府在印尼的几艘老旧战舰也进入战备状态。南海方向还有动作的是泰国海军,他们的三艘鱼雷艇和另外几艘小型战舰跟随协约国的动作,进入战备状态。
陆地方面,法属印度支那早已动员六十三万殖民地军队,其中十万送往中东和北非地区,协助防守协约国殖民地安全,三十万布置在华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边境地区,成为阻止华国南下的第一道防线。英属缅甸殖民地也动员三十万大军,不过随着缅甸独立军活动范围和频率的再次加大,缅甸北方有再次脱离英国控制的迹象。半殖民地状态下的泰国行动诡异,泰国国王竟然宣布加入协约国,坚决抵抗华国侵略者,这个决定成为日后泰国人后悔百年的主因。英属马来西亚同样动员三十万大军,重点防御马六甲海峡和吉隆坡附近。和英国人同穿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