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谈心(2 / 4)
梨没办法再以没钱作为借口,转而是开始生病了。
"本来应该是我先去拜见太子妃姐姐的,如今倒让姐姐先来看我,是我的不是。"
江梨满满都是愧疚之情。
"妹妹刚回京中,什么都不熟悉,也不知道,姐姐久在京城,什么都是清楚的,妹妹只求姐姐教教我,也免得我刚回京就要闹笑话。"
谢倾歌笑了笑。
"京中最近也没什么事啊。"
就是新提拔了一堆寒门上来,结果就是一群的寒门女眷和贵女同席而坐,气氛特别尴尬,诗词歌赋中间夹杂着各种柴米油盐,闹得一干贵女们聚会都不知道该怎么聚了。
朝中局势越发脱离了皇后原先预期的轨道,易北又在安乐郡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官家插手之后盐价陡然比世家掌控时低了不少,品质则更胜以往,民心所向,现在似乎百姓人人都知道了还有这么一个安乐王的存在,各个交口称赞说是本朝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位贤王,风头一时甚至盖过了太子。
如今就连天子都对易北颇为倚重,张口闭口就是我儿十一如何如何,别人她不知道,但皇后是真的有些急了。
这次原本皇后想举荐官员去安乐郡插手盐务,最后却被天子生生驳回,另派他人,里子面子都被丢了个干干净净,恨得牙根儿都痒了。
若是再放任易北在封地闹下去,只怕人不用回京,天子都已经起了易储之心。
还是把人弄回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要安生一些。
两害相较取其轻,有了皇后的一力鼓吹,易北回京的诏书才会发得如此顺利。
虽然皇后不会对谢倾歌说得十分明白,但太子身处其中,对于自己的地位还是很敏感的,而对于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就更敏感了,从前是易贤,现在是易北。
连带着谢倾歌对于其中的门道也摸的很清楚,易北绝对不会是被随随便便的叫回来的,说不好现在天子已经起了易储之心,只有在京城,离皇权中心最近的地方,行事才最方便。
没有说远在封地带兵勤王的成功率更高的。
现在江梨和易北的态度很重要。
从昨天江梨进宫之后,皇后的表现上来看,似乎目前一切正常,江梨好像还没猜到天子这种隐晦的心思,就是不知道易北是否已经猜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