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5 / 6)
北魏皇帝开枝散叶?这种事我可做不来。”
京兆王听后摇摇头,解释道:“非也非也,我只是希望先生能够照顾吾皇陛下。以易云先生之才,定能保我皇兄身体康泰,千秋万岁。如此黎明百姓就能多享几年福,而先生也能够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先生雅望,这样造福苍生有功于社稷的事,想必不会推辞吧?”
柳墨隐心想这位京兆王定然不知他是南朝人,否则不会讲出这样一番说辞。见他不为利所动,便以名相诱,真是好生的无聊。可惜他也并非沽名钓誉之流,王爷有什么意图,此刻算是司马昭之日路人皆知。想让他进入太医院,控制皇帝,然后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篡夺江山,完事后杀之而后快,他柳墨隐还不至于蠢笨到那种程度。
“王爷可读过《秋水》?”柳墨隐直直发问。
京兆王身躯一僵,以为他要顾左右而言其他,内心有些许微愠。只是他现在万万不能得罪眼前这个人,只好装出一副惭愧的样子回答道:“曾经闲时有过涉猎,如今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不知先生为何作此一问?”他北魏自孝文帝改革以后,历来推崇儒家文化,尊儒家为正统。况且他素来不喜道家的无为而治,《庄子·秋水》不过幼时翻过几页。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而已。《秋水》里有一章讲得是楚王派使者去请庄子出山。结果庄子问道,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使者答曰宁生而曳尾涂中。”柳墨隐缓缓道出这个故事,便是自比庄子,宁可生于泥淖中,也不愿成为庙堂之上权利之下的祭品。
王爷从小饱读诗书,哪里能听不出他的意思。只是他不能认,他认了就等于同意放柳墨隐出府。这个易云先生,比他想象中还难对付,可怜他银子也砸了好话也说尽了,结果人家就是油盐不进。都说医者痴迷于疑难杂症,他现在恨不得宫里有人得个怪病,躺在床上半死不活。这样,这个易云先生也许就会欣然前往。皇宫里的那趟浑水,但凡是人下去,就别想全身而退。到时候,不怕他不听话。
只是现在大家都安康得很,他毕竟也不能和易云先生闹翻,威逼他不是没想过,不过终归是下下策,他暂时没有抓到他的把柄,或者说根本没摸清楚他的底细,不能贸然行动。为今之计只有先把人留下,再做打算。
他这样想着,嘴上便说道:“天色不早了,小王就不耽误先生休息了。先生是王府的贵宾,一定要多留几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