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T44与百夫长(2 / 3)
从分置式改成了同心式,甚至安装了半自动装弹机,但是依旧不能改变其实7.5cmL/70的事实。也是因此,少女根本不会去看E50一眼。
什么你说7.5cmL/100呢?这玩意历史上根本没有实炮,所以根本用不了,至于8.8cmL/100也是同理。
战车道中允许图纸车的存在并不代表着允许图纸炮的存在,毕竟这些玩意在历史上没有留下过任何数据,造出来后数据掺水的可能性太大了,所以直接禁止了。
至于黑豹II,少女也没有考虑,因为这家伙的正面装甲只比黑豹高了15mm,而重量却多了不少,达到了53吨的程度。动力就黑豹而言却没有提升,依旧是700马力,但是由于重量的增加推重比却低了不少。
比起黑豹II,少女更愿意买一辆黑豹G型,再花点奖励点购买黑豹F型的炮塔装上去。
那么只剩下百夫长MK.I和T44/100了,少女最终也只能从中选一辆。
首先是火力的对比,百夫长使用的是17磅炮,就火炮性能而言还是不如T44/100的LB1的。虽然由于英国人的穿甲弹技术高了毛子一个层级,在二战结束前就有了穿深逆天的APDS(脱壳穿甲弹),使得穿深大幅度超过了LB1。但是APDS那本来就感人的精度在经过战车道的减重之后,精度已经不是感人的程度了,基本上只能用于近战肉搏。
防护方面,百夫长MK.1的首上和黑豹一样,同为55°法线角布置,但是百夫长MK.1的首上却比黑豹还少了4mm,只有76mm厚,也就是说,这玩意的防护甚至还不如黑豹,跳弹基本可以不用想了,更值得吐槽的是那仅有38mm的侧后装甲,简直丧心病狂。唯一能卖的也就那152mm厚的炮塔正面了,配合上俯角在山地还是能一战的。
而T44/100的正面装甲为90mm/60°,光是等效厚度就达到了180mm,再加上大倾角装甲所带来的跳弹效应,正面防护可以说是绝佳。
另外,三角函数算出来的装甲厚度只能用作参考。战车道中计算能否穿透,还是用的是经验公式。而经验公式也是由战车道联盟进行统一测试的,对不同炮弹撞击不同角度的不同厚度装甲进行反复的测试,最终得出该种炮弹的穿深计算经验公式。
根据测试的结果,除了T33这类的奇葩弹之外,炮弹的穿深都是要小于三角函数的计算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