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五八式表示不改照样萌萌哒!(3 / 4)
把正面装甲提升至60mm的可能性。在当时,这种可能性由于超重被否决。1944年初,人们开始重新进行计算,以求在不增加过多重量的情况下完成斯大林的要求。1944年2月,第183号工厂收到来自国家坦克工业委员会的命令,为T34/85增强装甲的设计必须在3月完成。这项命令并没有按时完成,因为183号工厂的精力主要放在其他项目(例如改进T44原型车),以及T34/85的量产上。虽然如此,到1944年5月时,还是有两辆原型车被建造出来。
T34/85M在总重量近乎不变的情况下(一号车甚至比T34/85还轻了一百千克),把车身的正面装甲加强到了75mm,机枪防盾加强到90mm,驾驶员舱盖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00mm。
这对防护的提升是个什么概念呢?成30°布置的75mm装甲的等效RHA(RolledHomogeneousArmor,也就是轧制均质装甲)甚至达到了150mm。
但是这玩意既然能在在不提升重量的情况下增强正面防护,自然说明了整体装甲重量并没有多少提升,也就是说,这玩意正面提升的装甲是从其他位置锉下来的。
事实也是这样,T34/85M顶部和底部的装甲由20mm削减至15mm,后部下方的装甲比原来增高了40mm,厚度改为30mm,角度不变,侧面负责保护油箱的装甲改为45mm垂直装甲。
当然,虽然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在测试中也暴露了其存在的问题。第一,航向机枪的防盾可靠性下降,因为额外重量给基座带来的压力过大。第二,油箱过于脆弱,因为其由45mm垂直装甲保护。第三,车底装甲厚度削弱导致其对地雷的防御力更差。第四,传动比变化并没有导致车辆性能的改进,导轮齿的变化导致传动装置可靠性下降,事实上整辆车的传动可靠性比量产型号差得多。第五,油箱的位置改变减小了起火几率,但是却使得维护传动装置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为了维修变速箱,整个油箱必须被卸下,当考虑到这辆车的传动装置可靠性并不过关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虽然委员会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补救措施,并支持对这款改进型号的批量生产。可惜的是,这辆车从未真正量产,因为到1944年夏天,新型T44的测试也已展开。虽然有些苏联军官在比较了T44和T3485M的测试结果后仍然希望继续改进T34/85而非量产T44,但是整个T3485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