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城之战 111 番外下(8 / 13)
小曹:“葡萄汁。”
苍老师:“可乐。”
小爱:“凉的?”
众皆点头。
小爱(继续吼手机):“两瓶可乐、两瓶冰咖啡、两瓶葡萄汁、两瓶超辣爆炸冰红茶,全都要凉的!动作快!我们在人工湖北岸一棵大树底下,限你五分钟赶到,敢迟到半秒钟咱就分手!……”(挂电话)
苍老师(忍俊):“这么大脾气?”
小爱:“考验啦这是。”
小曹(花痴脸):“……唉,我也想要男朋友……”
小蓓:“还得五分钟呢。请老师继续。”
苍老师(笑笑):“那咱们继续。仔细想的话,连‘人民’这个更基础的概念也是无法定义的。如果极端原教旨主义统治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就会从法律上规定‘人民不包括女性、异教徒和无神论者’。这显然是恶法,与符合世俗道德的善治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却是符合民主原则的。再比如古希腊大事小事都投票,却规定奴隶和女人不能进入政治生活。‘人民’只是个标签,你往谁头上贴都行,圈子划多大都行。这个圈子怎么划?谁来划?‘少数服从多数’里的‘少数’和‘多数’不是指人数,而是指在民主这个博弈平台中能够起作用的力量大小。”
小蓓:“结果是只有被贴上‘人民’标签的人才能通过民主程序来为他们生活的这个共同体负责。每个团体、阶层或政党都只不过代表了它自己。代表‘所有人的利益’或‘至高利益’是不可能的。揭开迷惑性的表皮,一切民主的根本都绕不开这个。”
苍老师:“‘人民’的定义受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各阶层力量对比的影响,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民主注定与‘平等’、‘公正’等理想化的追求无缘。那么不考虑太虚的,民主形式本身可不可以理想化呢?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在收集和代表民意方面尽量做到完善?答案也是不行。人数只要超过三个,意见不统一的概率就会成比增长,还要考虑有人闲极无聊、故意捣乱的。所以民意这东西就像《抬驴》故事里的路人,左右摇摆、飘忽不定。更麻烦的是,大部分人的诉求都很朴素、很直接,比如‘我想涨工资’;但能够进入体制决策程序的诉求必须是高度概括的,要考虑整个阶层涨工资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正负后果。从体制决策的角度上说,民众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诉求可能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所以,对所有的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