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多产(3 / 4)
戏言,还是踏进淑妃的寝宫。
有意无意间,唐太宗下午批完奏章之后,会去洛湄一向常去的地方走走。偏偏都没有碰见洛湄。这样过了一些时日,唐太宗反而避免去那些地方,唯恐去了又碰不到,徒增感伤。
为了抛开对洛湄的眷恋,唐太宗重新拿起了长孙皇后编写的后宫名单,轮流到所有妃嫔的寝宫过夜。贞观二年下半年成了他后宫最多妃嫔同时怀孕的时期。
贞观三年,韦贵妃生下唐太宗的第十子李慎,燕贤妃生下唐太宗的十一子李嚣,一名宫女生下唐太宗的十二子李简。另外,唐太宗还有七个女儿生于这一年,其中三个生在年底,分别是十六女城阳公主、十七女高阳公主、十八女金山公主。
长孙皇后对这样多产的后宫很满意。她满脑子儒家思想,认为夫君孩子越多,妻子越尽到了责任,无论这些孩子是嫡出或庶出,反正都是多多益善。因此,她不断鼓励皇帝多去临幸不同的妃嫔,以增加怀孕的机会与孩子的数目。她自己也尽最大的努力增产,每生一胎都才做完月子就停止哺乳,把满月的孩子交给奶妈,这样她不再消耗乳汁,才能恢复经期,尽快再怀孕。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长孙皇后生的皇太子李承乾与四皇子李泰只相差一岁,五皇女长乐公主只比李泰小一岁,而九皇子李治与十六皇女城阳公主也只差一岁。
不过,长乐公主比李治大七岁。换句话说,有六年多时间,他们的母亲长孙无忧没有怀孕生产。
那六年多之中的前五年,长孙无忧还是秦王妃。秦王那五年桃花运不断,连连娶妾,却只对侧妃吉儿抱歉,因为他没做到停止纳妾的承诺,凡是不在拥抱新欢的时候,都在安抚吉儿,对正妃无忧变得只是相敬如宾而已。直到无忧当上皇后,皇帝按律每月都有固定的时间要在皇后寝宫过夜,无忧才恢复连续怀孕生产。
对于世民曾经的冷落,无忧并不计较。自从她虚岁十三那年嫁给世民,她就一直遵守儒家男尊女卑的教条,无条件包容世民。
刚结婚的时候,无忧根本还是个孩子,等于是童养媳。她发育较晚,婚后第三年初潮才来,婚后第四年才初次怀孕。然而,生理晚熟的她心理反而早熟。她个性之中的母性特别强,对丈夫的爱也带着浓厚的母性。生儿育女是她默默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如果做得到,长孙皇后真会愿意每年都为唐太宗生一个孩子!
贞观四年初春,长孙皇后发现自己又有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