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开国盛典?许清宵赴约,天下沸腾,双方底牌!(10 / 16)
陈正儒提到了工部。
对于工部,许清宵倒也直接。
“工部任意发展,只要是有用的人才,多少都吸纳,如之前一样,不去变动。”
关于工部,许清宵最期待的是三样东西。
一个是农耕方面的工器,减少大量人力资源。
一个是运输方面的工器,提高效率。
最后一个就是战争杀器,大炮了。
许清宵打算有时间去趟工部,研究研究大炮,至于农耕工器以及运输工器,暂时可以放一放。
没那么多时间,自己的精力有限,只能研究战争杀器了。
同时这两样东西,最好还是工部自己发明要好一些,不然光靠自己拿出来,也不见得能完全理解,回过头还是要自己来改良。
“兵部军营目前也已经做好了,下个月开始扩军。”
“礼部这里暂时没什么大事。”
陈正儒告知许清宵兵部和礼部的情况。
“兵部按照计划行事,礼部的话,有事要办。”
“陈儒,设立国子监,下设太学,中学,四门学。”
“太学设立于各地郡都,为大魏书院,为朝廷六部提前,选拔人才,提供高等教育。”
“中学设立各地府都,扩大影响,培养中坚力量。”
“四门学为杂学,农商工兵四学,请各地人才,专项培养。”
“同时国子监设立正副监院,督察院,负责督查大魏书院教资能力,包括划分排名,以及教学统一,不答应者,取消立院资格。”
“换句话来说,往后在大魏建立书院,都要由大魏掌控,银两可以由他们赚取大头,但教什么东西,必须要由大魏掌控。”
“此事让王大人处理,陈儒你也要参与其中,毕竟此事极大,光靠礼部,只怕很难完成,需要吏部参与。”
兵部没什么好说的。
但礼部许清宵想到了书院之事,所以将这个重任交给礼部了。
“掌控大魏书院?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陈正儒忍不住咂舌,许清宵还当真是霸道啊,一句话就要大魏书院乖乖听话,同时设立太学,中学,以及四门学,可谓是一网打尽。
而且太学建立在郡都当中,与朝廷直接挂钩,进了太学基本上就算是半只脚踏入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