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锁南枝(16)(2 / 3)
为香的义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赔上了自己的——并将赔上全族的性命。作为回报,他也会拿自己的、全族的性命保护这孩子,并在未来的某一天告诉他,他的父亲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位义士。风萧萧兮,易水寒。
刺案发生的十个时辰内,行动迅猛的镇抚司就在新任都指挥使孟仲先的带领下,由死者顺藤摸瓜锁定了宛平邱家。谁知上门后竟发现阖家老小皆中毒身亡,幕后指使者的线索就此断掉。孟无奈,依法令灭邱氏三族。而摄政王在花街遇刺说出去实在太过不雅,对外只公布说行刺的地点在王府门前。鉴于当夜的目击者除了何无为就是镇抚司的一队番役,因此真相被压得实实的,一点儿也没有走漏出去。大概整整一个月,京城内外对摄政王竟然就在府门外被刺客刺伤一事众说纷纭,各种真真假假的蜚短流长飘荡在大街小巷。而其间唯一确实的就是,该夜后,齐奢再不曾踏足怀雅堂。
就这样,他与她分别。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她只是流离失所的微尘,而他是主宰万物的虚空,永永远远地不可捉摸,却又似乎始终在那里,不舍不弃,只等待一场清旸升天,光入隙中。
注释:
佩戴于发髻顶部的簪饰称为“挑心”。
(西汉)戴圣《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
参见(清)青心才人《金云翘传》第十回:破落户反面无情,老娼根烟花教训。
南方作“郭先生”,人造阳具。
句出(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同上。
以真草虫制成的头饰,中间夹作葫芦形,价格高昂。
(唐)李商隐《日射》:“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酷吏来俊臣在《罗织经》中专门讲述了如何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武则天阅后称“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遂生杀心,在万岁天通二年(公元691年)将来俊臣处以极刑。
官吏因去职或身亡而出现职位空缺称作“出缺”。
(春秋)孔子《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雌鸡代雄鸡打鸣报晓则家尽,后妃代君主掌国执政则国亡,喻妇人乱政。
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汉文帝刘恒皇后窦漪房,均曾以太后身份而女主临朝,把持国政。
句出(战国)韩非子《五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