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两全其美(2 / 4)
善,操心自己侄女的亲事不算,还要操心别人的事情。”贾敏经她一说想起了探春的亲事道:“探丫头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徐华家的忍不住感慨道:“三姑娘选了那个姓郑的举人了。”
贾敏来了兴致道:“竟然选了这个人。”贾敏给的人选里有高门庶子亦有少年俊秀,这个郑举人耕读之家出身,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族了,可是在京里却不值得一提,而且这郑举人有二十一二,年纪略微大些。徐华家的道:“表姑娘说这家人规矩严谨些。”
贾敏却轻笑起来,开口道:“要是我选,我也会选这个人的。”探春心气高,高门庶子听起来好听门第高,可是难以出头,一辈子被嫡母嫡子压着,那就只剩下读书人了。而在下剩的读书人之中,郑举人家境殷实,不需要探春以后操心家用,而且郑举人是嫡次子且是家里唯一中举的人,日后探春嫁过去不仅不需要她留在老家侍奉公婆,别人还得奉承她。
徐华家的道:“下剩就是问问郑家乐不乐意了。”贾敏笑道:“你放心,郑家一定会同意的。”郑举人若是年纪小些便可再等三年中了进士抬一抬身价,否则若想和京里的人家结亲就只能找小官人家的女儿,相较而言探春是他能娶到的范围内出身最好的了,而且探春本人并不差。
徐华家的又道:“怕是老太太和二夫人不乐意。”贾敏不以为然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到底还是我二哥做主,他自诩读书人,自然乐意找个读书人做女婿。”徐华家的听出了贾敏话里浓浓的嘲讽之意,贾政面上自诩清高,可是心里未必没打算把探春嫁入高门换取利益。
贾敏开口道:“大不了让咱们老爷做一回媒人。”若是面对贾敏,贾政或许还会仗着自己的兄长身份推了这门亲事,可是若是面对的是林海,贾政一定会同意的。徐华家的不由轻笑起来道:“还是夫人有法子。”贾敏笑言:“是老爷他有本事,否则我哪里敢这么威风。”
贾敏起身往后院走去低语道:“都是为了给孩子们积福,也不知道旸哥儿怎么样了。”
林旸很好,王大海能顺利归顺让他心情大好,虽然朝中人反对他招安的做法,不过他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没过几日,他和李忬就联手公布了几条法令:凡事依附倭寇奸贼的平民百姓回归故土,可不予治罪,若是有地位的,亦不予治罪。若是能杀寇逃归的,予以奖励,若是能率部逃归的,其部下亦不予治罪。但是逃归之人不得再次依附,若有依附的不予赦免。
这些是针对那些依附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