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君恩薄(2 / 4)
花有些过火,如今他倒是更在意其他的花盆里会不会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今天他还没开口问呢,吏部那边就已经传来了消息,汾州知州来了密函,主动说了武婕妤之父贪污赈灾钱粮一事。
前年汾河水患一事,他也是有印象的。
当时正为着平定吴元济叛乱,军费开销巨大,国库有些入不敷出,几乎拿不出钱来管汾河的水灾。还是郭太后体恤百姓无辜受难,于是卖了东市的两间铺子,自掏腰包筹出第一笔钱。
郭家也极力响应,率先从各个铺面调出了数百万钱用于赈灾,这样一来朝中许多臣子和京城富户都纷纷效仿,才筹出了一笔赈灾的钱粮,匆匆送往了汾州。
连李恒自己,也从自己的食邑筹了两千斤粮食放进去。
而现在,他忽然得到消息说,这些钱粮,有很大一部分竟然被贪官给侵吞了,根本没有送到老百姓手上,这对于一个经验经历并不十分丰富的年轻帝王来说,该是多大的冲击!
而且,汾州知州是个办事有条理的人,他在密函中把搜集到的证据一条一条罗列了满满一页纸,根本由不得人不信。
所以,昨天武婕妤的那些委屈就算是白浪费了,不仅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而且反而让陛下对她的话开始产生怀疑,甚至于反感。
即使这一次武婕妤难得的主动来紫宸殿示好,李恒也只是淡淡的,“朕知道了。”
他只是说他知道了?武婕妤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捏了捏手里的荷包,再重复了一遍:“陛下,这个荷包……还请陛下一定要随身佩戴……”
李恒的朱笔在一本折子上批了几个字,伸手又去取了另一本,随口道:“哦,太后早上已经给过朕了。”
太后?已经给过了?
武婕妤顿时有些明白了今天陛下对她十分冷淡的前因后果。原来是太后未雨绸缪,提前把她的台词都说过一遍了,看来她是小看了那个老妖婆呢!
她按一按胸口,徐徐行礼:“如此,那妾就先回去了。”
武婕妤闷闷不乐地回到承香殿,恹恹地在寝殿里头倚着。几个宫女见她脸色不好,都怕触了霉头,都借着由头到外头去守着了。铃兰见主子身边无人,只得守在门口。
待了一会儿,有些百无聊赖的,站起来去取平日里闲来无事修的活计,可才走到柜边,就听见柜子底下好似有声音。
联想起昨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