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争执(二)(1 / 8)
天庆朝设有二台六部。二台为尚书台和中书台。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尚书台,又称尚书省。是由前朝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天庆朝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尚书掌枢要,地位日益崇重。它既出诏令,又出政令。不但负责起草发布皇帝的诏令,还主管文武百官的选拔、任用。拥有纠察、举劾、典案文武百官之权利。参与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
正是由于尚书台的威权升高,引起天庆最高统治者——皇帝陛下的疑忌。所以,太祖高皇帝在位时,开始逐渐削弱尚书台的权力。在尚书台之外又设立了中书省,将尚书台主管的政务划分出大半,给予了中书台。
中书台是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所设立的机构。太祖高皇帝时为进一步强化君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机密要政。为便于出入后宫,用宫中的内侍总管担任,称为中尚令。又称中书令,又因兼谒者之职,故又名中书谒者。
高祖皇帝时废除由宫中内侍总管担任中书令之制,改以士人为中书令。原来作为皇帝侍从的侍中,也逐渐成为参预机密的要职。尚书台不再具有独占机枢的地位。天德皇帝冷天玄登基后,更进一步的扩大了中书省的责权范围。中书台逐渐取代尚书台,成为天庆朝处理朝政的中枢要地。
中书令(正二品),这一官职职高位隆,建言朝政。是帮助皇帝陛下处理朝政之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陛下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极其重要。一般由皇帝信任之人所担任。最为清贵华重,常用有文学才望者任职。
现任中书令一职的是章鸣宽,是一位出身士族大家的中年官员。他相貌端正,浓眉清目,鼻挺唇薄。年轻时更是一表人材。因其小有才华,先帝时便入朝就任内阁侍读学士 (从四品)一职。
章鸣宽为人聪明、谨慎,从不轻易就朝政事务发表个人意见,也很少与人在朝堂上发生公开争执。朝中各派官员对其多有好感。故而今上继位后,便将薄有几分才名的章鸣宽擢升为中书令。
实际上,章鸣宽却是陈国公一手扶植起来的,安置朝中的一枚暗棋。章家的先祖与陈家关系非浅。章鸣宽有今天,也是攀上了陈国公后才得来的。否则他一个没落的士族子弟,怎么可能挤进世家门阀势力占据的朝堂之上?
陈国公老谋深算,章鸣宽这一枚暗棋,在朝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