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猫腻(一)(1 / 4)
沈紫言暗暗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你心中早有计较,大可不必再问我了。”杜怀瑾微微颔首,扶着她躺下,“你方才急急起身,现在也累了,暂且歇一会,晚上我叫人做你最爱喝的鱼汤。”他的声音轻轻柔柔的,抚平了沈紫言心里的不快,笑了笑,依言安静的躺在炕上,闭上了双眼。
杜怀瑾抚摸着她的面颊,又替她掖了掖被角,也不知在床边静静坐了多久,才终于走了出去。夕阳西下,艳红的霞光为他修长挺拔的背影踱上了一层金光,沈紫言默默的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内室,无声的落下了一滴泪。
在心里对自己说,吃一堑长一智,日后也要时时小心,不然,只能变成杜怀瑾的负担。
想了又想,青箩到底是为何要谋害自己?
在沈家时,青萝在几个丫鬟里面,算得上是机灵的,心灵手巧,又勤勉,沈紫言这才挑中了她,那时她细细的考察过,并未见她有什么异常。可是到了福王府以后,似乎一切都变了,一开始沈紫言忙于先皇病重之事,成天忧心忤忡,抖自己身边这几个丫鬟自然少了些注意,后来接距而来的又是先皇驾崩泰王兵变,沈紫诺小产。
这么多繁杂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让她焦心不已,哪里还有心思去揣摩丫鬟们的心思。再后来就是大夫人有喜,而自己开始卧病在床。
一开始也没甚注意,不过是嗜睡乏力罢了,只当是风寒引起的后遗症,现在想一想,也是自己一开始就大意了。
而青箩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沈紫言细细沉思了半晌,突然明白过来,似乎在这些日子里,青箩看着杜怀瑾的目光总有些异常,而自己一直抱恙在身,也没有多过留意。不管怎么说,对这些本该发现的蛛丝马迹应该保持警醒才对,可惜,她丛而再再而三的漏过了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
或许也正是由于她嫁入福王府以后,福王和福王妃都是开明之人,也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困扰。而杜怀瑾又一直宠爱着她,小姑杜水云娇憨可爱,也没有冲突。至于妯娌大夫人和二夫人,二夫人虽然让人不喜,可也没有给自己下绊子,至于大夫人,大面上至少是和睦的。
到底是在福王府的生活太过安逸,让她失去了从前的警惕心。那时她在沈府,身后是软弱的长姐和年幼的弟弟,身边围绕的都是不怀好意的一群人。这种情况,自然让她不得不随时小心,如履薄冰。而一旦离开了那样的环境,她就懈怠了……
青箩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