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朱王墓之谜(5 / 7)
王府中亲兵闻讯朱王被追,在知州谭文佑的率领下出城营救,但为时已晚,他们见到的只是朱企丰缺了脑袋的尸身。谭文佑下令亲兵在桥下四处寻找,无奈水流太急,人头早不见踪影,只好收尸回城。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朱王没有脑袋的事很快就传开,几乎整个都梁家喻户晓——”
“蒋先生,有个问题我想请教,”台下的萧忠打断蒋一浪的话,“朱王的人头用三十六斤金头代替,这在都梁已人尽皆知,我弄不明白的是,当时王府铸造金头时一定非常隐秘,那么这个消息是如何走漏出来的呢?”
“这位老先生问得好!”蒋一浪说,“当时朱企丰缺了脑袋,知州谭文佑即和王府主事商定用假头替代,限令一位李姓银匠于四十九天之内要铸造成功四十八颗假人头。李银匠十分不解,因为完成这项任务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限令’之说又从何谈起?他接受任务后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制作成功一个人头模型,然后注入石膏,再在石膏人头上涂上金水,不到五天时间四十八个假人头就大功告成。
谁想就在他交货之际,王府主事取出一颗假人头当场摔碎,说:‘这个不合格,得重做!’李银匠觉得这些假人头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应该没有优劣之分,主事不容分说,给他一张符牌,令他重新领取原料。李银匠只得遵言,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用符牌领取到的‘原料’竟是三十六斤黄灿灿的金子!这下子李银匠终于开窍,明白那四十八颗石膏头乃为‘疑冢’用品,这个金头才是朱企丰的真身冢……用黄金铸制人头工艺十分复杂,最难的是必须与朱企丰的原貌相差无异。李银匠不敢怠慢,紧赶慢赶总算在四十九天的限期内完成了这项复杂的工艺。就在这天深夜的亥时过后,李银匠在王府亲兵的监视下捧着金头来到王府,但见大厅内齐刷刷摆了四十八具一模一样的棺椁……亲兵打开了第四十八具棺椁。里面金碧辉煌的随葬物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他把金头安置在朱企丰的头部处,棺椁迅速合拢。其时已是第四十九天的子时,棺椁由四十八名包括李银匠在内的青壮汉子抬着向东北而行。一个时辰过后,棺椁抬至一片荒凉隐蔽的丘山下。在漫天火把的照耀下,四十八名大汉由亲兵指点掘开一个很不起眼的土堆,一条早已砌好的墓道口就露出来了……李银匠和同伴顺着墓道进入墓室,放置好棺椁又从原路出来,仍旧把墓道口填上封土,这才集中去二里之外的临时茅棚里吃饭。也是机缘巧合,这茅棚里有一位名叫朱成生的伙计与李银匠认识,并有一定交情。朱成生见了李银匠大惊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