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对与错(为新书求支持)(3 / 5)
的一点是,相比于其它国家,我们的人口太多,经济总量太大,我们的经济每取得一点进步,对于西洋国家而言,都是令其恐惧的进步,就像去年,我们的钢铁产量超过一千五百万吨,结果,整个欧洲都震惊了,他们认为我们的钢铁产量,在短短四年中,增加了7倍,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我们用一千五百万吨钢铁去供应着四亿人的需求,这是他们绝不会考虑的问题,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说,我们的工业规模至少要扩充十倍,才能令达到目前的英国水平……”
唐浩然一边走,一边用略带着嘲讽的言语去表述着一个事实,现在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扩充,欧洲的言论对中国越发的不利,“****论”的腔调总是不断的见于欧洲的报纸上,这甚至影响到了中国同德国之间的关系——德国曾经也是“****论”的主持者,不过现在,迫于来自英国的威胁,德国正处于摇摆之中。
“对于英国那样的国家来说,在他们看来,只有我们放弃舰队,甚至放弃国家的工业化,他们才会觉得放心,但这可能吗?显然没有任何可能!”
用力的吸一口雪茄烟,唐浩然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或许英国可以停止与我们的合作,但是不要忘记,资本总是逐利的,美国的工厂依然向我们敞开大门,还有德国的,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在工业上的投资,将会超过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总和,每年数十亿的市场,是英国人无法忽视的,他们以为,停止了现在的合作,就能阻止我们的脚步吗?不!”
用夹着雪茄烟的手指摇了摇,深知资本力量的唐浩然非常清楚,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即便是在冷战期间,美国以及西方的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仍然不惜损害国家利益,向苏俄转让技术,出口设备,更何况是在这个没有任何制约的时代,只要中国能够提供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乐意转让一切技术。
这也是当初完成统一后,立即垄断外贸的原因,并非仅仅只是通过贸易垄断获得出口利润,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家企业对进口贸易的垄断,从而获得规模优势。在满清时期,设备的进口是分散的,即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更无法通过规模令生产企业同意转让技术,但现在,即便是一根棉线,也是由贸易公司经营,所有的公司无论是公营或者私营,其设备进口必须通过提交清单的方式,由贸易公司统一进口。
其规模性远比某个体所能相比,最终的结果是,规模化进口使得企业获得了更为廉价设备,而通过大规模的进口,其外方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