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应对(为新书求支持)(4 / 5)
外交上的成功,使得中国能够真正以一个“强国”的身份屹立在世界舞台上,但是对于帝国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却非常清楚,这个老旧的而又年青的帝国所面临着的问题。
就像现在,积聚了两年的问题终于爆发了。而这个问题对于国家而言,几乎是致命的,甚至到了唐浩然无法忽视的地步。
“每逢丰年,谷贱伤农,实属正常之事,历朝历代,总难避免……”
作为总理大臣的张之洞在说话的时候,显得极为平静,因为无论是在史书上亦或是他为官数十年的经历中,总是屡见不鲜,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的极其平静。
“总难避免?”
冷哼一声,唐浩然反问道,除了将近三亿亩,准确的来说是2.57亿余亩旗地、隐地等“官地”放给数千万百姓之外,对于农村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唐浩然选择了忽视,他认为自己还有时间去整治农村问题——可以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通过西伯利亚垦殖以及城市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彻底解决农村问题。
但是现在,今年的谷贱伤农却逼得唐浩然不得选择面对这个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于工业上。
“我们现在有什么呢?四亿人口之中,城市人口不过只有七千万人,我们的农村还有3.3亿人,而这才是真正的,最大的问题!”
话声微微一顿,唐浩然接着说道。
“谷贱伤农,看似问题不大,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农民之所以卖粮,是为了向朝廷交纳地税以及地租,这也是粮商竭力压低价格的原因——皇粮国税,无人敢欠!现在的问题是,朝廷的声誉正在遭受损害,而奸商们……”
冷哼一声,唐浩然扭头问道。
“当初,我们在东北是怎么解决的?”
“陛下,当年在东北采用的是实物征收。”
“现在为什么不能采用实物征收?”
“回陛下,交通,内地的道路建筑远不及东北,再则东北大都以移民点为主,其新旧移民点交错,加之乡间以及城市中新移民食物补助,使得政府需要掌握大量粮食,而在内地受限于交通条件,大规模的实物征收,会带来运输、储存等各方面的问题,根据最初的计划,如沿用东北的实物征收,将会带来20%的成本损耗,这一损耗无疑是政府不可承受,因此才会改以现金结算……”
“呃……”
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