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面对未来的选择(为新书求支持)(3 / 5)
它各种各样的热带经济作物。
至于印度,则同样也可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将印度的一个个土邦变成一个个王国——在中华帝国“理藩院”管理下的“独立”王国。对,中国不是殖民统治者,中国将会给亚洲带去解放,带去自由,甚至在未来,还可以给中东带去自由与解放,当然,那是在与俄国决裂之后。
对,还有人少地多的澳大利亚。那里居住的都是白人,他们自然不需要解放,既然不需要解放,那么就把澳大利亚并入中国吧!当然,不是像菲律宾那样的殖民地,而是如日本一般,作为帝国的行省。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中亚!
反复的一番权衡之后,最终唐浩然还是做出一个选择!
也许,应该放弃中亚!
不应该斩断北极熊扩张的机会!
而是应该如另一个时空中的那只北极熊一般,用祸水南引的方式,让俄罗斯向伊朗以及南亚次大陆扩张!
“看来,这次谈判肯定是要吃亏了!”
在作出这一决定之后,唐浩然满是可惜的长叹口气,为了将来长远的战略考虑,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是可以接受的……
“不行!”
不能这么心慈手软,中亚不要了,但必须要多得到一些赔款。但是如果条约的条件太过苛刻的话,会不会导致另一种结果呢?
“……法兰克福条约的签订,固然结束了普法战争,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条约条款非常苛刻,令战败的法国与德国结怨,引起了法国的复仇主义,这也是在随后的三十年间,法国不断与俄罗斯靠近,通过贷款等方式笼络俄罗斯的根本原因!”
面对内阁的一些东北系年青官员们提出的多达二十亿卢布的赔款要求,唐浩然非常理智的提出了一个现实——普法战争,俾斯麦对法国“压榨”政策所导致的法德世仇观的形成。
如果是在此之前,他无疑是支持尽可能的凭借军事上的胜利去榨取俄罗斯,进而削弱这个敌人,但是德法的前车之鉴却又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索要了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以图在地理战略上削弱法国,可事实上,非但没有真正削弱对方。反而令德法两国结下难解之仇。诚然,法国没有实力单枪匹马同德国再进行较量,但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着法国随时准备着与任何同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因此,俾斯麦便失去了对法国外交政策的回旋余地,可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