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 忽见乡书传雁足(1 / 7)
“这位姑娘要见我们老板吗?”诸先生是一个十分谦厚的长者,他在听从卫右渠的叫唤来到雅座之后,虽然惊讶于对方是一个年轻的女子,但是却还是十分温和的询问着。
“是的。”陈娇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既然如此。我们龙门客栈的规矩姑娘应该知道。现在请回答我两道题目好了。”诸先生说道,“第一题是这样的,请你用冰点火。”他说完便有人抬着一箱的冰块进来了。此时的东北正是冰天雪地的时节,要挖到这样的冰是很容易的。但是他出的题目,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太过于不可思议了,只看在场的其他三人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知道。陈娇也露出了同样不可思议的表情,但那却是因为奇怪为什么一个古代人会出这种题目。
“如何?姑娘你有一天的时间去完成这道题目,一天之后你还没有解出题目的话,就表示你失败了。”诸先生对于他们的表情并没有意外,仍旧十分温和的说道。
“那么,”陈娇定了定自己的心神,说道,“诸先生,小女子想要借用几个人来帮我。”
“噢,当然可以。”诸先生的眼神有些变化,大约是没有想到陈娇能够这么快就想到办法。
于是,在众人的关注下,陈娇开始指示着那些工人们将冰块挫成凸透镜的样子,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冰块形成了镜子的形状。拿着那个冰制凸透镜走到后院里,恰好今日还有着不错的太阳,陈娇将镜面放在太阳下,左右摆动之后,大约是抓准了它的焦点所在,将焦点对准了诸先生为之准备好的燃烧物,几片干枯的树叶。不一会儿,树叶便被慢慢点燃了,因为温度不是很高所以火还是很小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她已经完成了第一道题目。
陈娇看了诸先生一眼,发现他赞许的点了点头,自己心中也微微一笑,其实这只是简单的初中物理知识,用冰做成的凸透镜利用光在不同的媒介中的传播时,发生折射使光会聚在一个焦点上。当焦点的的温度高于被照射的可燃物时,便会发生燃烧这种现象。
“姑娘天资聪颖,既然如此,我们来做下一道吧。”诸先生接着说出了下面的题目,“第二道题是,请姑娘为在下写出这些诗句的后续。‘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姑娘,请继续。”
陈娇听到这句诗时,整个人已经完全呆掉了,因为这首诗,是唐代王勃所作的《采莲曲》,可以确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